成思危指出,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措施中有一条,无形资产也可以抵押,特别是商标。将来我们国家动产、不动产、无形资产都可以做抵押的话,可以为中小企业开辟一种增信。
这与中科智有异曲同工之妙,更准确来说,如果能够多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抵押,在做好风险控制的前提下,中小企业融资第二难题便迎刃而解。
融资租赁是更合适的融资方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走上融资舞台。风险投资、信用担保、融资租赁、民间借贷、典当等融资渠道逐渐进入民众的视野,虽然其规模难以抗衡银行,但影响力日渐壮大。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多途径融资可以有效地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相关专家指出,融资租赁由于自身的优势,是一种合适的、财务上非常成功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
融资租赁是20世纪60年代世界金融创新潮流的产物,自其产生以来的短短40多年间,已经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目前全球近1/3的投资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在美国,固定资产投资额度的31.1%由租赁的方式实现,加拿大的比例是20.2%,英国为15.3%。
融资租赁是大量企业实现融资的一个很重要和有效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同时金融租赁和其他债权、股权以及信托等金融工具的结合,产生了大量的金融创新。
有专家介绍,在金融租赁方式下,一方面融资租赁业务手续简便,环节较少,因此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时间;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也避免了自己直接购买设备所须办理的各种复杂手续,缩短了中小企业获得设备的时间,加快了设备的引进速度。因此作为一种融资和融物相结合的融资方式,金融租赁相对于银行信贷等其他融资方式更适合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具有自身独有的优势。
“然而,中国的租赁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巨大差距。我国的金融租赁业务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从国外引进的,但是发展速度非常慢,截至今年7月底,共有金融租赁公司12家,资产总额1081亿元。”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对记者介绍说。
但是作为金融工具的一种,融资租赁不可避免的有自身的诸多限制,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它所能满足的需求的总量是有限的。从总量的角度来看,国内目前融资租赁相对侧重的行业是医疗和公用事业类,但是针对中小企业的租赁服务也在逐步增加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