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证券日报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特别是在最近,四万亿刺激计划里,信贷上半年增加的很快,有7.38万亿,真正民营中小企业得到的很少。”近日在“09年中国小企业多元化融资对洽会” 上,原全国人大委员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如此表示。
8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并制定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会议强调要继续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完善政策法律体系,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这是金融危机以来第一次,国务院以常务会议的方式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据悉2008年全国新增小企业贷款只有225亿元,比上年只增长了1.4%,可是全国的贷款增加了14.9%,今年第一季度全国的信贷规模总量增加了4.8万亿元,其中给中小企业贷款增加的额度只占不到5%。在金融危机逐步走出低谷的时候,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实体经济复苏的速度和质量。
中小企业融资三大难题
成思危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在于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数量少、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成本高。如对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不到30%的国有企业占用了70%以上的银行贷款,但创造了70%的国民生产总值的非国有企业只获得30%的银行贷款。
“商业银行从本质上来贫爱赋,嫌小爱大,嫌农爱城。”成思危说。国内现有的商业银行体系看,现行商业银行体系的主体架构并非针对中小企业而设计,大多数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评估和成本收益模式并不适应中小企业的特点,因此,仅仅依靠现有的商业银行体系不可能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末,我国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达到11.6%,比银行业整体平均不良贷款率2%高出9.6个百分点。而且,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贷成本和管理成本是大型企业的5-8倍,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不足以覆盖银行的管理成本和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