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品牌实际上就是消费者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服务、产品形象、文化价值等因素所形成的一种评价和认知,更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一种信任。对于金融生活而言,品牌的意义更是如此。上期三人行论坛就此话题展开探讨,引来各方热议。 那么,置身激烈竞争中的担保公司,又是如何在这个品牌化的时代站稳脚跟,大步前行呢?23日上午,本报邀请到担保业专家就此问题展开热议。
担保三人行 【本期嘉宾】 河南鑫银盛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王永伟河南银丰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陈志平河南德恩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马 杰 品牌是竞争力 记者:在目前的这个品牌时代,品牌无疑是攻占市场的利刃,知名品牌的数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地区、省份甚至是国家的竞争实力。那么,品牌毫无疑问是企业的竞争力。在此背景下,各公司如何做好自己的品牌呢? 王永伟:品牌化对担保行业来说,也很重要。就目前来说,鑫银盛从今年5月份开始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与河南电视台九频道共同打造了“魅力才女”栏目,半年时间过去,不仅我们公司知名度有了一定的提升,也将该栏目打造成九频道收视率最好的栏目。但从长远看,品牌的建设绝非一蹴而就,需要各公司不断修炼内功,在客户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从而得到广泛认同。 陈志平:银丰建设自己的品牌,不是靠宣传,而是永远坚持“埋头做事,低调做人”的原则。在其他典当行、担保公司如火如荼大肆扩张时,银丰的做法却是坚持稳健、不违规、不违法,坚持走自己的路,“不求比谁走得快,只求比谁走得远”。银丰长期以来以稳健著称,目标是要做“百年老店”。实际上,银丰旗下企业从典当行到担保公司,经过近20年的市场竞争和检验,目前无论是实力还是品牌,都已成为郑州市典当和担保行业中的佼佼者。 马杰:对担保公司而言,品牌不仅是推动公司长期发展的直接动力,也是社会对公司提供投融资服务附加值的一个评价。品牌建设实际是个长期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品牌对受众而言,要经历认知度、认可度、忠诚度三个阶段。其中认知度阶段,不能仅仅凭打广告。尤其是担保行业,当务之急是让社会各界多了解这个行业,要在品牌推广同时,练好自己内功。像业务团队中的风控部门,其业务能力如何,是获得融资方和投资方认可的最重要环节。 制度是凝聚力 记者:对于任何行业,人才都是决定未来竞争能否保持领先优势的重要因素。就担保行业而言,由于更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所以如何打造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就尤为重要。请谈谈你们是用什么来凝聚员工人心,使公司迅速发展壮大呢? 陈志平:一个公司的凝聚力之所在,其实从根本上是依靠它的企业文化。银丰在长期市场竞争中逐渐形成和丰富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归纳起来就是12个字——“服务、诚信、学习、细节、追求、创新”,这12个字有着深刻的内涵,浸润在银丰经营管理的每一项行为规范之中。还有,银丰长期坚持每天开早会让员工讲“身边的一个人或一件事”的传统,有经验共同学习,有教训共同总结,有感悟共同进步,有成功共同分享。银丰企业文化通过这种形式起到了“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不仅吸引了一批高度认同银丰企业文化的专业人才,也不断提高了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了公司对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马杰:以我们德恩投资担保为例,我们首先就在岗位设置上“一个萝卜一个坑”,用人讲求“精”,选择符合要求的人,并用架构清晰的岗位设置、职责和义务,告诉每个新员工,来了之后他能做什么,公司能给他提供什么。其次,公司有自己的发展规划,3年之内,要打造“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专家团队”,并在业务管理上,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结合的思路,给员工明确肩上的担子,充分发挥其个人主观能动性及其个人价值。 王永伟:任何公司都有自己特定的目标群体,并会针对顾客设计产品,这些都离不开一个专业的团队,鑫银盛对于员工管理方面有着独特的做法。我们在本月刚刚成立了党支部,一般情况下,一个单位三个党员即可成立党小组,鑫银盛目前已有17个党员,大多为管理层,党支部的成立让这些党员找到回家的感觉,对年轻员工也有着激励作用。 此外,我们每周二、周四都会对员工进行培训,培训主题会提前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员工中征集,并针对需要安排课程,为年轻人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在薪酬方面,为凝聚人心,防止人才流失,我们除了正常工资奖金之外专门设立人才储备金,属额外奖励,但必须在公司工作满三年方可领取,各员工看到公司彭勃发展,也都干劲十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及竞争力。
|